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。 良渚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。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、琮、钺、璜、冠形器、三叉形玉器、玉镯、玉管、玉珠、玉坠、柱形玉器、锥形玉器、玉带及环等;另外,陶器也相当细致。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,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。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、安溪、瓶窑三个镇地域内,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,有村落、墓地、祭坛等各种遗存,内涵丰富,范围广阔,遗址密集。良渚文化的陶器,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。琮、璧一类玉器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,为同时代其他文化所未见。石器磨制精致,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、斜柄刀、“耘田器”、半月形刀、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。 1、石器 出土的石器有斧、凿、锛、镰、镞、矛、穿孔斧、穿孔刀等,磨制精致;特别是石犁的使用,说明当时早已进入犁耕阶段。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、斜柄刀、“耘田器”、半月形刀、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。 2、陶器 出土的陶器,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,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。轮制较普遍,一般器壁较薄,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,少数有精细的刻划花纹和镂孔。圈足器、三足器较为盛行。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、竹节形把的豆、贯耳壶、大圈足浅腹盘、宽把带流杯等。 3、玉器 玉器的发现很多,有璧、琮、璜、坠、环、珠等,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。据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测定,其年代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,先后延续达千年之久。 4、蚕丝织品 20世纪50年代末,在湖州钱山漾遗址中出土属于良渚文化的纺织品遗存,其中包括丝线、麻布,更令人称奇 的是一块被鉴定为最早的“绢织物”的纺织品,材质是经过缫制的家蚕丝,其经纬密度达到每平方寸120根。这说明良渚文明已经掌握了相当发达的养蚕和纺织技术。古籍传说养蚕纺织的始祖是黄帝正妃嫘祖,从发现来看,丝织技术的发源地很可能应是东南中国的良渚文化。 5、鼎 在陶器时代,中原地区并不流行三足鼎,鼎的器型在良渚的发掘中却十分常见。鼎在其祭祀中的使用,已初具后来中原礼制的萌芽。 撰稿人---李小姐 18143451070